张绍城再现十九路军抗日忠魂

记者 刘艳

    原广州画院院长张绍城的油画《淞沪抗战——十九路军》是广东省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四幅作品之一。记者采访张绍城时,他刚从北京参加完此次入选作品的成果展载誉归来。

    回顾自己3年的艰辛创作过程,张老说:“苦都是自己找来吃的,但我为广东人争得了一席!”张绍城所说“为广东人争得一席”,指的是淞沪抗战的历史地点发生在上海,因此,许多人都默认《淞沪抗战》应是“上海选题”,这次也的确有多位来自上海的画家选择创作此题材,但最终成功入选的却是广东画家。

   历史背景:广东军人上海抗日

淞沪抗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海军陆战队230人在坦克掩护下,沿北四川路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第19路军依托吴淞要塞及蕴藻浜水网地带与日军激战,第61师更将进攻纪家桥、曹家桥及偷渡蕴藻浜的日军逐个消灭。

    张绍城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当时战场是在上海,但打仗、牺牲的是广东人!”原来淞沪抗战的主力部队第19路军前身是粤军第一师第四团。这支由广东人组成的军队英勇善战,有“铁军”之称。19路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奋起迎战,令它成为在全中国声名大噪的抗日军队。

    张绍城自豪地说:“十九路军的缔造者陈铭枢和打响反击第一枪的张君嵩都是我家乡合浦人(此地解放前属广东地界,后划入广西)”。而十九路军陵园直到今天依然坐落在广州的水荫路上,“几十年来,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陵园门口,不能不有所思考……”

   画面内容:悲壮惨烈的场景带来震撼感

    该作品描绘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在1932年,比人们熟知的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早5年。画面正中是十九路军的重机枪阵地,几个身背竹笠帽的战士刚打退日军的一轮进攻,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指挥员正在察看阵地,准备迎接敌人的下一轮进攻。画中最为突出的是居中的一位老战士,他手里拿着水烟筒,头部负伤,神色沉重,眼神呆滞地凝视着尸横遍地的战场——叠瓦式倒下的日军、前仆后继的十九路军和童子军卫生员。一条倒下的电线杆、一辆翻倒的人力车倒在观众面前。

    面对着这幅并不“赏心悦目”的作品,张绍城坦言,严肃艺术及其创作题材在当下并不受欢迎,他这样评价自己刚刚完成的这幅长3.8米,宽2.06米的巨幅作品:“这幅画里没有一点美丽的东西,都是悲壮的、惨烈的场景,给观众带来的绝不是愉悦之情,而是震撼之感!”

    文化部专家评价:画面构图费心思

    据了解,1932年的淞沪抗战,3万名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士兵击退了同等数量、但武器装备极为先进的日本兵,张绍城说,“这更显示了中国军人抵御外敌的顽强和勇猛!”

    在文化部专家评价此作品的介绍中,特别强调了《淞沪抗战》在构图和色彩上的成功之处。“作者在整个画面上强调了冷颜色,模糊了血的红色。在构图上也颇费心思,除了坐在中间抽水烟的老兵外,其他人或只露身子、手、头部,线索丰富而有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倒下的电线杆和电车轨道引导观众的视线向前,层次分明。”

(禾曰长节录自《广州日报》2009年9月28日;张绍城曾任合浦学会理事)

首页    广州合浦学会庆祝国庆60周年特辑    张绍城再现十九路军抗日忠魂——记者 刘艳

张绍城再现十九路军抗日忠魂——记者 刘艳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对不起,暂时没有内容!